本文为天风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于2024年9月10日在天风证券“按图索骥”2024三季度策略会的发言纪要。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会被机器(AI)取代吗?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以来,人类就不断探讨AI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发展。1980年有个著名的“莫拉维克悖论”,意思是“机器擅长的事情对人类很难,比如计算;而人类擅长的事情对机器也很难,比如直觉”。
“莫拉维克悖论”在今天依然适用,机器(AI)不会取代人,人类和机器将各自发挥所长,机器需要人类的智慧和情感,而人类也将借助机器的力量。未来发展是机器与人类相互融合,共同进化。机器不必然是人形,可以是“一脑多形”,拥有统一的智能核心但形态多样,就像今天的扫地机器和机器狗一样,未来机器也会有自己的社会和生态。
中国今天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要从机器(AI)中寻找解决方案,美国今天面临的制造空心化问题,也在机器(AI)中探索答案。世界的很多问题是同源的,AI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可能是解决各自问题的共同答案。美国在AI上抢得先机,但中国在机器(AI)的应用场景上也不遑多让,技术与文明,产业与文明,两大文明的竞争仍在继续。
与竞争同时发生的是转型。今天大家经常讨论的一些经济现象,根源都是转型。转型将持续多久?最好的标尺还是看房地产,房地产是过去“金融杠杆-土地财政-基建投资”债务扩张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房地产何时企稳,也意味着转型何时结束。
关于这方面,中国没有经验可循,因为我们从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地产周期,但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如何回归价值,而在很多人眼里很像很重要的日本,其实是最不值得参考的那一个。
从价格指标来看,租售比(即租金回报率,年租金/房价)直接反映房子的年化收益率,这是投资房产的基本价值准绳,美国、英国、日本的大城市租售比长期高于30年期国债收益率,而中国一线城市租售比长期低于30年期国债。目前,国内重点城市的平均租售比约为2.2%,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在2.3%至2.5%之间。租金回报率至少需要超过2.5%,才能看到房子的投资价值,考虑维修、空置成本以后,如果租金回报率稳定高于无风险利率,则房价基本企稳。

从数量指标来看,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应该以二手房交易为主,美国、英国、法国的二手房成交占比大致稳定在90%左右,中国香港地区2014年以来在70%左右,日本二手房成交占比目前为65%左右。而我国9大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占比,仅略高于50%,至少还有15-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随着二手房成交占比上升,广义住房库存逐渐去化,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将会出现,这是经济转型成功的最重要一块拼图。

消费分化的背后,是资产和收入的分化。房地产是居民最主要的资产,央行数据显示 2019年户均住房资产为187万元,占居民家庭资产的59.1%。2024年7月全国房价已经跌回至2017年的水平,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估算,大约有 46.1%的购房者出现了资产净损失。一二线城市由于房价更高,资产净损失的规模也更大,但房价下跌并不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房贷其实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也是房贷的主力,不仅在房价下跌的过程中承受了更多的净资产损失,在下跌后还承受着债务对消费能力的挤出。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较低,购房杠杆也较低,不会有太大的债务压力。

相关研究报告及风险提示

本文为天风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于2024年9月10日在天风证券“按图索骥”2024三季度策略会的发言纪要。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会被机器(AI)取代吗?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以来,人类就不断探讨AI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发展。1980年有个著名的“莫拉维克悖论”,意思是“机器擅长的事情对人类很难,比如计算;而人类擅长的事情对机器也很难,比如直觉”。
“莫拉维克悖论”在今天依然适用,机器(AI)不会取代人,人类和机器将各自发挥所长,机器需要人类的智慧和情感,而人类也将借助机器的力量。未来发展是机器与人类相互融合,共同进化。机器不必然是人形,可以是“一脑多形”,拥有统一的智能核心但形态多样,就像今天的扫地机器和机器狗一样,未来机器也会有自己的社会和生态。
中国今天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要从机器(AI)中寻找解决方案,美国今天面临的制造空心化问题,也在机器(AI)中探索答案。世界的很多问题是同源的,AI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可能是解决各自问题的共同答案。美国在AI上抢得先机,但中国在机器(AI)的应用场景上也不遑多让,技术与文明,产业与文明,两大文明的竞争仍在继续。
与竞争同时发生的是转型。今天大家经常讨论的一些经济现象,根源都是转型。转型将持续多久?最好的标尺还是看房地产,房地产是过去“金融杠杆-土地财政-基建投资”债务扩张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房地产何时企稳,也意味着转型何时结束。
关于这方面,中国没有经验可循,因为我们从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地产周期,但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如何回归价值,而在很多人眼里很像很重要的日本,其实是最不值得参考的那一个。
从价格指标来看,租售比(即租金回报率,年租金/房价)直接反映房子的年化收益率,这是投资房产的基本价值准绳,美国、英国、日本的大城市租售比长期高于30年期国债收益率,而中国一线城市租售比长期低于30年期国债。目前,国内重点城市的平均租售比约为2.2%,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在2.3%至2.5%之间。租金回报率至少需要超过2.5%,才能看到房子的投资价值,考虑维修、空置成本以后,如果租金回报率稳定高于无风险利率,则房价基本企稳。

从数量指标来看,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应该以二手房交易为主,美国、英国、法国的二手房成交占比大致稳定在90%左右,中国香港地区2014年以来在70%左右,日本二手房成交占比目前为65%左右。而我国9大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占比,仅略高于50%,至少还有15-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随着二手房成交占比上升,广义住房库存逐渐去化,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将会出现,这是经济转型成功的最重要一块拼图。

消费分化的背后,是资产和收入的分化。房地产是居民最主要的资产,央行数据显示 2019年户均住房资产为187万元,占居民家庭资产的59.1%。2024年7月全国房价已经跌回至2017年的水平,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估算,大约有 46.1%的购房者出现了资产净损失。一二线城市由于房价更高,资产净损失的规模也更大,但房价下跌并不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房贷其实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也是房贷的主力,不仅在房价下跌的过程中承受了更多的净资产损失,在下跌后还承受着债务对消费能力的挤出。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较低,购房杠杆也较低,不会有太大的债务压力。

相关研究报告及风险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