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研究】 孙彬彬/宋雪涛/刘晨明/郭其伟 摘要: 金稳会发声维稳,1-2月数据怎么解读?后续是否还有降准降息的可能?还有哪些稳定经济和稳定市场的政策会出台?市场能否否极泰来? 宏观:中美关系在俄乌战争中的位置策略:股债收益差最新位置更新:还有多少下跌空间?固收:如何看待降息预期落空?银行:打造普惠小微业务增长极,无锡银行底气何在?
【天风研究】 孙彬彬/宋雪涛/刘晨明/郭其伟
摘要:
金稳会发声维稳,1-2月数据怎么解读?后续是否还有降准降息的可能?还有哪些稳定经济和稳定市场的政策会出台?市场能否否极泰来?
宏观:中美关系在俄乌战争中的位置
1、权益:北向资金情绪大幅降温,Omicron爬坡到达峰一般一个月左右
疫情是国内当前最大的宏观。3月第2周,全国新增新冠确诊4598例,创下第一波疫情爆发之后的新高。2月中旬深圳新增确诊开始上升,2月下旬上海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开始加快上升,3月初吉林、青岛新增确诊开始上升。从近期爆发的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数据来看,Omicron的爬坡期到达峰点的间隔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国内疫情整体爬坡期开始于2月底,估计本轮疫情有望在3月底-4月初过峰,因此对消费和供应链的压力主要集中在1季度。
2、债券:市场对降息预期的交易并不积极
3月第2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3300亿,资金面保持平稳,流动性溢价小幅回升至(27%分位),目前处于【较宽松】水平。中长期流动性预期继续小幅上升,目前在中性偏高位置(63%分位),市场对未来流动性环境的预期中性略偏紧。1个月和3个月利率互换的价格与上周基本持平,市场对3月降息预期的交易并不积极。
3、商品:交易逻辑进一步偏向衰退
能源品:俄乌冲突造成的原油供给冲击仍在延续,但市场对第一波冲击的消化充分,供给方面开始出现一些有利因素:欧佩克 2月增产幅度超过协议增产数量,IEA或进一步释放原油储备,油价自高位出现回落调整。3月第2周,布伦特油价震荡下行5.07%,收于112.12美元/桶。美国原油产能利用率小幅上涨,产量与上周持平(1160万桶/天),原油库存(不含战略储备)持续回落,再创2014年以来新低。布油主力合约相对于6个月的远月合约贴水幅度维持在15%左右,看多远期原油供给、看跌远期原油价格的预期不变。
4、汇率:金融市场资金净流入给人民币币值提供了较强支撑
3月第2周,美债实际利率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下行1bp,录得-0.94%);美元指数周内呈“V”型走势,录得99.13(上涨0.62%)。受出口强劲的支撑,人民币近期币值较为稳定。虽然3月第2周,北向资金净流出363亿元,创下疫情以来新高。根据EPFR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海外资金维持对中国股债净流入的趋势。金融市场资金流向短期给人民币币值提供了较强的支撑。
5、海外:离岸美元流动性环境保持偏紧状态
美国2月CPI同比升至7.9%创1982年以来最高水平,核心CPI同比升至6.4%,CPI除油价外,食品和租金也有不同幅度上升。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预期升至2.94%,创下TIPS发行以来的历史新高。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3月美联储加息25bp基本确定(概率为95%),但全年加息次数预期再次走高,从前一周的5.7次上升至6.7次。3月第2周,10年期美债名义利率在通胀预期的推动下迅速回升26bp至2.00%;10年期实际利率全周基本收平,录得-0.94%;美债期限溢价维持在18%分位。道琼斯工业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录得跌幅,标普500基本收平。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的风险溢价维持在中性的位置(52%分位、49%分位),估值中性;道琼斯风险溢价与上周基本持平(19%分位),估值较贵。
风险提示:Omicron致死率超预期;出口回落快于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
策略:股债收益差最新位置更新:还有多少下跌空间?
1、我们在21年12月初降准的时候提出《降准是“信号弹”,关键要看“大部队”来不来》给出了相对比较谨慎的结论,同时,也在年度策略中提出了上半年震荡、不破不立、下半年才有大机会的判断。得出这一结论主要依赖于“信用-盈利”的二维模型和股债收益差的模型:
①未来半年,信用-盈利二维框架中,①信用逐步扩张;②盈利回落;③股债收益差处于均值附近估值不便宜——对应【信用扩张前期】,历史上的信用扩张前期,市场表现都比较一般,只有超跌反弹的机会。
②下半年再看,信用-盈利二维框架中,①信用继续扩张;②盈利触底回升;③股债收益差有可能回落到-2X标准差的极端便宜位置;④二十大前风险偏好较高——下半年可能出现指数级别的机会,仓位在这个阶段,可能成为胜负手。
2、但是,坦率来说,过去2个月市场调整的幅度,仍然超出我们的预期。那么,总结来看,有没有哪些领先指标,能够预判这一次的大幅调整?在2021年的前两次重要调整中,我们框架中的指标,都给出了比较明确的信号,也帮助我们提前做出了领先的判断:
①第一次:2021年春节后的整体调整——在这一次调整开始之前,我们提出了“开辟超额收益的新战场”,对核心资产和茅指数开始逐渐变得谨慎,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沪深300的股债收益差(10年国债-沪深300股息率)已经非常接近 2X标准差的极值点,给出了明确的卖出信号。
②第二次:2021年7-8月陆续开始的高景气赛道调整——2021年1-2月和7-8月,对于高景气赛道,我们都看到了换手率超过阈值的情况,相应地,这些赛道要么出现阶段性调整、要么开始分化加大。这次的超预期调整之前,我们只能通过“信用-盈利”的二维模型和股债收益差的模型给出市场没有太大机会的信号,但是在领先指标层面上,并没有找到特别好的信号,来提前预判这么多大幅度的下跌。
3、短期维度来看,美债和美股可能是导致A股跌幅超出预期的因素,这个逻辑事后复盘很清晰、但事前判断难度太大。美债利率短期突然快速上行,对大部分权益资产,都是riskoff模式,因此,这一情况下前期涨幅大的、估值高的、交易拥挤的资产,都会有明显调整,比如18年2月、21年2月、22年1月,美债利率短期快速上行,影响最大的分别是A股当期的高位资产:大金融、茅指数、宁组合。
4、中期维度来看,任何以宏观环境(利率、通胀、流动性等)为依据,来判断成长股的行情都是不科学的,反例不胜枚举:
①75-79年美国滞胀阶段(利率、通胀飙升),美股市场连续5年中小市值风格占优,背后是以半导体和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产业周期崛起,对应成长风格连续跑赢。
②80年代以后,6轮美联储加息周期,美股科技板块3次大幅跑赢、1次小幅跑赢、2次跑输。
③过去50年时间序列,美国科技行业估值变化,与美债利率几乎无关,但是基本同步于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
④2010年,国内4万亿退出、利率上行、通胀二次探顶,但IPHONE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消费电子大幅跑赢。
⑤2013年,国内钱荒、利率大幅上行,美联储TAPER,但移动互联网周期叠加外延并购,传媒计算机大幅跑赢。
结论:决定成长股中期走势的核心还是产业周期本身,宏观环境(利率、通胀、流动性)只能带来短期扰动。
5、春季A股市场展望:成长超跌反弹有望来临
①信贷脉冲前30个交易日,市场整体下跌,稳增长方向表现更好,低估值相对抗跌。
②信贷脉冲后60个交易日,市场整体上涨,一般中小盘成长占优或者风格相对均衡。
③短期风格变化的具体细节:先金融/周期/价值,再成长。数据公布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往往表现为金融、周期、价值占优(多数情况为延续此前的风格走势);拐点大概出现在数据公布日之后的10个交易日左右,此后,成长风格将会反弹(12年、14年、16年)甚至趋势性占优(19年、20年)。
6、哪些公司增速降速后,还能跑赢?——降速后增速大于30%,降速幅度不超过50%。依此筛选,成长方向中,重点关注:智能汽车、组件和逆变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电池和锂电设备、金融IT、工业互联网。
风险提示:经济修复进度不及预期,流动性收紧超预期,海外不确定性风险等。
固收:如何看待降息预期落空?
3月16日市场表现跌宕起伏,如何看待当前宏观图景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3月16日金稳会强调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提振一季度经济。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比较明确: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需要依靠积极财政,需要提升效能保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在两会期间,预算草案和对应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此部署也很清晰。支出强度通过特定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调入预算调节基金保持;加快支出进度中专项债加速发行最为明显;适度超前开展基建在1-2月的数据中也体现的很清晰。金稳会对货币政策的要求也特别明确: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会议再度强调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总结而言,讲话落脚点很清晰,就是切实提振一季度经济。
站在3月中旬的时点来看,与去年12月中旬相比,除了疫情有所反复外,实体经济的困难有增加多少?在切实提振一季度经济的提法下,市场该如何去评估一季度经济的位置?我们认为无妨适度积极。
政策诉求是否能够达成以及如何达成?市场如何看待政策表述和后续行动?这是决定债券市场走向的重要前提,所以需要在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角度引申几个推论:
第一,政府反复强调稳增长诉求很明确。
第二,今年全年稳增长关键看一季度,唯心的视角看今年一季度经济不能差。
第三,为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提振一季度经济,发力要靠前。积极财政,基建适度超前,3月数据不会差,全年基建投资增速高于5的概率在上升。
第四,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前半句和后半句对债市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那么重心在哪一句?还是要看央行,易纲行长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用“三个稳”来推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支持,“三个稳”分别是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金融结构稳步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综合评估,降准的概率比较确定,降息还有待确定,但是信贷必须要增长。因为没有稳定的负债没法去支撑信贷投放,所以降准是比较确定的。但是降息是不确定的,3月15日央行给市场浇了一盆凉水,我认为未来不是说完全不降,但是降息跟降准比,影响降息的因素稍多一点。而回到央行的固有框架内,降息的可能还是在的,因为1-2月披露的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5%,那么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的压力仍在,这么看降息责无旁贷。但是整体来说,一季度经济低于预期的概率也不大,所以对央行来说降息的逻辑并不那么通畅。增加信贷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政策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动信贷增长。
比如金稳会后财政部就明确房产税试点范围不扩大,反映各部委在很积极的落实;房地产作为全社会信用资产的最终抵押品,抵押品估值稳定很重要,未来在保持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的原则下,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是可以预期的,在新旧发展模式衔接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政策灵活性和弹性也是可以预期的。
由此,我们再度强调债券市场今年有三个主要风险点:
第一个风险点:宽财政(宽信用)。首先明确的是,宽财政就是宽信用。现在国内面临信贷塌方的风险,有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压力,在此背景下要实现稳增长,就需要积极财政引导宽信用,我们看到今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就是靠中央财政在顶住塌方,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所以宽信用必须宽财政,宽财政自然宽信用。
第二个风险点:房地产政策的灵活性。首先老路是肯定不会再走的,但是边际上的一些弹性和灵活性市场也需要合理看待,这一点从利率角度来说是不利的。
第三个风险点:防疫政策变化。目前全国疫情确实比较严峻,但是能看到固有的模式对医疗和财政的压力,全球防疫政策都在调整,中国从趋势上来说调整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基于历史和现实,我们仍然判断到4月15日前利率仍有调整压力,调整幅度可能在20bp附件,而4月15日之后预估政策和经济组合会有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是有利与利率阶段性下行。
最后再次强调今年大概率是个震荡市,关键是要合理把握交易重心,交易重心不在于评估经济的好坏,而是在于政策的力度和方向上。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海外疫情发展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
风险提示
我们期待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关注您的反馈,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果使用中有什么不好用的地方,请大声说出来。我们会关注您的反馈,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