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研究·固收】 孙彬彬/许锐翔
摘要:
碳减排支持工具对于实体和商业银行而言可以视作降息,但是从债券市场,特别是银行间市场角度考虑,政策利率不变则资金利率难有变化,算不上降息。
为什么?
跨周期设计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逆周期视角下的框架有不同。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货币投放都是精准投放、直达实体,这意味着看不到流动性在银行间沉淀的可能。总量基础货币是缺多少给多少,债券市场流动性环境就是基本平衡,这也就是易纲行长所提“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钱溢出来”。
央行在工具上做了创新,这种状态下的直接结果就是基础货币不多、超储率不高、隔夜不低,这是央行主动营造的结果。
未来还会有降准降息吗?答案是肯定的,降准仍有可能,降息也不能完全排除。
我们是否以此而认为从时间角度考虑可以乐观?
在目前宏观状态下,新旧动能转换和跨周期设计,意味着整体政策始终保持的一个理念就是居中之道,简单说就是市场表现建立在宏观之下、政策之后,而宏观图景的复杂性在市场的映射被政策过滤和熨平,这就意味着市场观察的重心不是宏观图景本身,还是要结合政策区间管理和跨周期设计,做合理的评估和展望,要关注熨过之后的状态和趋势。
我们判断利率总体还是横向移动为主,而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做结构性对冲的组合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故而未来降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仍然存在,在利率横向移动过程中,不排除会有一定的机会。
但横向移动是主方向,市场要紧扣票息来做品种、期限等策略的布局和安排。
在目前政策利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基于对资金面总体较为稳定的判断,对应10年国债利率将继续围绕2.95%的1年期MLF利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