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港股通央企红利主题相关的指数,目前市场中有两个细分指数,他们分别是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和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他们都是聚焦于港股通标的中的央企高股息方向,但二者在编制规则、行业分布上存在着明显不同。 截至日期:2025年7月4日 数据来源:Wind 在指数编制规则上,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采用的是股息率加权方式,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红利指数采用的指数加权方式。而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是由国新投资定制的指数,采用了市值加权方式。 由于指数编制规则的不同,这两个指数的行业权重差异也比较大。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对行业没有严格限制,因此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占比较高,金融、工业两大行业的合计占比超过60%。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对金融地产行业进行了严格限制,结合市值加权方式,使它的权重行业集中在能源和通信服务,因此这一指数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及数字经济政策影响更大。 截至日期:2025年6月30日 数据来源:Wind 虽然两个指数的短期走势受到权重行业的影响更大,但长周期维度的表现都受到红利因子的贡献,所以差异并不大。建议投资者在选择配置时,可以在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前提下,通过与其他指数的组合配置实现行业的均衡覆盖。
与港股通央企红利主题相关的指数,目前市场中有两个细分指数,他们分别是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和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他们都是聚焦于港股通标的中的央企高股息方向,但二者在编制规则、行业分布上存在着明显不同。 截至日期:2025年7月4日 数据来源:Wind 在指数编制规则上,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采用的是股息率加权方式,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红利指数采用的指数加权方式。而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是由国新投资定制的指数,采用了市值加权方式。 由于指数编制规则的不同,这两个指数的行业权重差异也比较大。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对行业没有严格限制,因此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占比较高,金融、工业两大行业的合计占比超过60%。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对金融地产行业进行了严格限制,结合市值加权方式,使它的权重行业集中在能源和通信服务,因此这一指数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及数字经济政策影响更大。 截至日期:2025年6月30日 数据来源:Wind 虽然两个指数的短期走势受到权重行业的影响更大,但长周期维度的表现都受到红利因子的贡献,所以差异并不大。建议投资者在选择配置时,可以在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前提下,通过与其他指数的组合配置实现行业的均衡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