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10-11
深入解读政策 精准对接需求 重庆证监局扎实开展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
重庆证监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开展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调研,坚持“问需于企、送策上门”,联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沪深北交易所等多方力量,针对不同行业、规模及发展阶段的公司,详细了解其在生产经营、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痛点难点,提升监管力度,传递监管温度,积极助推辖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目前,已走访上市公司57家,累计走访覆盖率达80%,协调解决上市公司实际问题51项,走访成效逐步显现。
政策宣讲“条条细致入微”
“政策讲得透,企业才能用得足。”重庆证监局采用点面结合、多维覆盖的策略,既开展“一企一策”上门辅导,提高政策解读针对性,又通过调研座谈、专题培训会等方式,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真正将资本市场“1 N”政策体系等政策红利转化为助推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建设的不竭动力。
“并购六条”落地开花。2025年以来,辖区并购重组活动提档加速,截至三季度末,新增重大资产重组数量同比增长近70%。赛力斯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彻底改变了主力车型生产车间长期靠租赁的局面。渝三峡A现金收购1家辐射制冷光学涂层行业公司,从传统涂料行业迈向产业升级发展新阶段。远达环保并购重组事项获证监会注册批复,成为央企资产整合的标杆样本。新铝时代、涪陵榨菜、新大正等多家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正有序推进。
市值管理多措并举。《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发布后,辖区公司积极回应市场关切,用好用足市值管理“工具箱”。14家公司已公告2025年半年度分红,分红金额同比增长超300%,投资者获得感持续增强,头部公司长安汽车、赛力斯首次进行中期分红,形成良好示范效应;44家次上市公司或其股东披露增持回购方案,已实施金额28.16亿元,8笔增持回购专项贷款11.23亿元已落地;6家公司公告(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方案。多元化市值管理举措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截至三季度末,辖区72家沪深上市公司市值较年初增长19.60%,其中15家公司市值增长超50%。
纾困解难“件件落到实处”
“走访不是走过场,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每到一家企业,走访人员认真记录上市公司在融资扩产、风险化解、投资审批等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及时纳入台账,定期跟踪进展,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融资路径和工具,筹集转型发展亟需的资金,是走访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重庆证监局与重庆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金监局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共同研判、协同推进,形成服务合力,推动企业股债融资、境内外融资协同联动。重庆银行、西南证券、三峰环境、华邦健康等4家公司抢抓科创债发行政策先机,累计融资44亿元,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重庆水务、太阳能、智飞生物等多家公司综合使用公司债、可转债、私募债等多元化融资工具,成功募集资金超百亿元,有效缓解流动性压力。远达环保、渝开发、顺博合金、天域生物等多家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累计募资超65亿元,为项目融资、补充流动资金提供支持。赛力斯、千里科技相继推出赴港融资计划,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助推高质量发展。
“哪里有困难,就服务到哪里”,是重庆证监局在走访中始终坚持的原则。针对2025年辖区4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重庆证监局在证监会指导下,强化央地协同、局所联动,“一企一策”推进,着力打通相关公司风险化解方案设计、执行中的难点、堵点。截至三季度末,1家已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整体剥离、转让至控股股东,为公司脱困重生打下坚实基础;1家破产重整计划已进入执行阶段,有望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司法重整化解风险的上市房企;其余2家破产重整、预重整工作也有序推进。此外,针对走访中上市公司反映的涉及税收、外汇管理、土地、社保、项目审批等跨部门难题,重庆证监局多方呼吁,积极协调,依托重庆市政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班等机制,多家企业反映的问题均已得到解决或取得实质性进展。
下一步,重庆证监局将认真总结前期走访工作经验,持续优化工作机制,深化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通过走访调研查实情、听诉求、解难题,切实把走访成果转化为推动辖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10-13
云南证监局推动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 走深走实 见行见效
近期,云南证监局持续完善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机制,会同证监会有关司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走访云南辖区30余家上市公司,走访覆盖率超过九成。通过畅通沟通渠道,推动解决难点堵点问题,鼓励引导上市公司提升经营质量、坚守合规底线、增强回报意识,努力形成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定发展信心 抢抓市场机遇
新“国九条”实施以来,资本市场围绕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走访中,云南证监局主动宣介政策精神,鼓励上市公司积极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新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稳健经营,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用好用足并购重组、再融资、科技创新债等资本市场政策工具,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当好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2025年半年报显示,云南39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6.65亿元,实现净利润216.55亿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5年以来,多家公司积极借力资本市场做优做强,1家公司成功实施再融资58.25亿元,投入重大项目建设,7家公司公告再融资、并购重组计划,助力延链补链强链。
传递从严理念 坚守合规底线
云南证监局在走访过程中,主动向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董事、管理层等传递依法从严监管理念,将走访服务与警示教育有机融合,通过讲监管重点、讲责任义务、讲违法案例,推动其自觉树立杜绝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底线思维,建立不能违法的制度机制、形成不想违法的思想自觉。
与此同时,云南证监局积极引导辖区上市公司弘扬“优等生”文化,树立诚实守信、真实透明、规范治理的良好形象。云南证监局通过日常监管积累,总结辖区优秀上市公司在规范运作方面的经验做法,在走访上市公司中交流先进经验,纠正个别人员定位偏差、理念缺失、麻痹大意、本领不足等问题,将合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可监督、可追溯的机制设计和行动自觉。
增强回报意识 提升投资价值
走访中,云南证监局主动向上市公司宣传市值管理政策要求,帮助公司理解市值管理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市值管理的核心目标,鼓励上市公司主动运用现金分红、回购增持、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2025年,云南辖区4家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23家公司制定了中长期分红规划。截至9月末,云南上市公司总市值8855亿元,较年初提升14%。2025年半年报披露后,9家公司宣告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达42.11亿元,中期分红家数和分红金额同比增长125%、250%,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达43%。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政策出台以来,共有5家次公司发布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公告,获得贷款额度超过4亿元。
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10-13
四川证监局:持续深化走访工作 以精准服务助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
10月13日,记者从四川证监局获悉,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落实证监会有关工作要求,四川证监局不断优化完善走访工作机制,以“解难题、强信心、促发展”为目标,常态化走访调研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四川证监局联合证券交易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省委金融办、省国资委等,已走访调研辖区沪深北上市公司118家,覆盖率达三分之二,推动解决融资、生产经营、产业政策、人才、能源使用、项目审批等各类型问题118项,切实将走访成效转化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助推力。
聚焦共性难题,精准施策破堵点。走访中,四川证监局通过“分类梳理 部门联动 进展跟踪”闭环机制,协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推动解决上市公司集中反映的共性诉求问题。其中,针对部分科技公司提出的人才招引留用难、居住难问题,人社部门、组织部门、住建部门通过开展专题招才引智活动、推出租住房优惠政策等方式,为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已帮助8家公司协调解决11项人才引进和后续保障等问题。针对部分传统行业公司提出的银行融资难问题,协调相关部门通过召开专题协调会、开展“政商银”服务汇等活动搭建企银对接渠道,目前已帮助8家公司解决项目融资需求。另外,针对部分公司提出的个性化问题,如项目推进困难、能源保障不足等问题,协同各方“一企一策”推动解决,及时沟通反馈,争取地方资金和政策支持,为上市公司顺利开展经营、投资活动创造了有利环境。
激发并购活力,助力产业升级蓄动能。在走访的同时,四川证监局积极宣传并购重组系列新政策新导向,引导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其作为促进全省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整合资源、优化机制、细化分工,多措并举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近期,结合走访过程中公司反映的问题及存在的疑惑,四川证监局联合省委金融办、省国资委,成功举办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题培训会,邀请沪深交易所、中介机构专业人员聚焦并购重组系列新规,详细解读政策要点、市场趋势、关键要素、典型案例和实务操作。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四川辖区新增披露并购重组54单,金额171亿元;实施完成24单,总金额超过122亿元,其中重大资产重组2单。
倡导稳定分红,增强投资者回报显担当。为引导上市公司切实履行回报投资者责任,四川证监局通过走访引导、案例宣讲等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司增加分红频次、加大分红力度,推动“稳定分红、持续回报”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以来,辖区266家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金额约1168.86亿元,其中49家次实施中期分红,分红金额约177.71亿元,61家上市公司连续5年现金分红,展现长期发展韧性。同时,以落实新《公司法》为契机,推动相关公司有序推进资本公积弥补亏损相关工作,逐步恢复分红能力。持续督促上市公司结合经营实际与股东诉求,合理确定分红比例,避免“盲目高分红”或“长期不分红”,推动形成“业绩涨、分红增、回报升、发展优”的良性循环。
推动回购增持,稳定市场预期强信心。面对复杂市场环境,四川证监局积极引导上市公司运用回购、增持及再贷款工具规范市值管理,传递发展信心。2024年以来,辖区157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或增持计划,金额上限合计226亿元;29家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获得银行专项贷款授信额度53亿元。
下一步,四川证监局将继续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为上市公司纾困解难,并引导公司坚守合规底线、聚焦主业发展,不断推动四川辖区上市公司质量迈上新台阶,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资本市场力量。
(以上内容均摘自相关媒体报道)



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10-11
深入解读政策 精准对接需求 重庆证监局扎实开展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
重庆证监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开展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调研,坚持“问需于企、送策上门”,联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沪深北交易所等多方力量,针对不同行业、规模及发展阶段的公司,详细了解其在生产经营、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痛点难点,提升监管力度,传递监管温度,积极助推辖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目前,已走访上市公司57家,累计走访覆盖率达80%,协调解决上市公司实际问题51项,走访成效逐步显现。
政策宣讲“条条细致入微”
“政策讲得透,企业才能用得足。”重庆证监局采用点面结合、多维覆盖的策略,既开展“一企一策”上门辅导,提高政策解读针对性,又通过调研座谈、专题培训会等方式,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真正将资本市场“1 N”政策体系等政策红利转化为助推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建设的不竭动力。
“并购六条”落地开花。2025年以来,辖区并购重组活动提档加速,截至三季度末,新增重大资产重组数量同比增长近70%。赛力斯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彻底改变了主力车型生产车间长期靠租赁的局面。渝三峡A现金收购1家辐射制冷光学涂层行业公司,从传统涂料行业迈向产业升级发展新阶段。远达环保并购重组事项获证监会注册批复,成为央企资产整合的标杆样本。新铝时代、涪陵榨菜、新大正等多家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正有序推进。
市值管理多措并举。《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发布后,辖区公司积极回应市场关切,用好用足市值管理“工具箱”。14家公司已公告2025年半年度分红,分红金额同比增长超300%,投资者获得感持续增强,头部公司长安汽车、赛力斯首次进行中期分红,形成良好示范效应;44家次上市公司或其股东披露增持回购方案,已实施金额28.16亿元,8笔增持回购专项贷款11.23亿元已落地;6家公司公告(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方案。多元化市值管理举措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截至三季度末,辖区72家沪深上市公司市值较年初增长19.60%,其中15家公司市值增长超50%。
纾困解难“件件落到实处”
“走访不是走过场,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每到一家企业,走访人员认真记录上市公司在融资扩产、风险化解、投资审批等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及时纳入台账,定期跟踪进展,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融资路径和工具,筹集转型发展亟需的资金,是走访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重庆证监局与重庆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金监局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共同研判、协同推进,形成服务合力,推动企业股债融资、境内外融资协同联动。重庆银行、西南证券、三峰环境、华邦健康等4家公司抢抓科创债发行政策先机,累计融资44亿元,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重庆水务、太阳能、智飞生物等多家公司综合使用公司债、可转债、私募债等多元化融资工具,成功募集资金超百亿元,有效缓解流动性压力。远达环保、渝开发、顺博合金、天域生物等多家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累计募资超65亿元,为项目融资、补充流动资金提供支持。赛力斯、千里科技相继推出赴港融资计划,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助推高质量发展。
“哪里有困难,就服务到哪里”,是重庆证监局在走访中始终坚持的原则。针对2025年辖区4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重庆证监局在证监会指导下,强化央地协同、局所联动,“一企一策”推进,着力打通相关公司风险化解方案设计、执行中的难点、堵点。截至三季度末,1家已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整体剥离、转让至控股股东,为公司脱困重生打下坚实基础;1家破产重整计划已进入执行阶段,有望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司法重整化解风险的上市房企;其余2家破产重整、预重整工作也有序推进。此外,针对走访中上市公司反映的涉及税收、外汇管理、土地、社保、项目审批等跨部门难题,重庆证监局多方呼吁,积极协调,依托重庆市政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班等机制,多家企业反映的问题均已得到解决或取得实质性进展。
下一步,重庆证监局将认真总结前期走访工作经验,持续优化工作机制,深化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通过走访调研查实情、听诉求、解难题,切实把走访成果转化为推动辖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10-13
云南证监局推动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 走深走实 见行见效
近期,云南证监局持续完善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机制,会同证监会有关司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走访云南辖区30余家上市公司,走访覆盖率超过九成。通过畅通沟通渠道,推动解决难点堵点问题,鼓励引导上市公司提升经营质量、坚守合规底线、增强回报意识,努力形成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定发展信心 抢抓市场机遇
新“国九条”实施以来,资本市场围绕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走访中,云南证监局主动宣介政策精神,鼓励上市公司积极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新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稳健经营,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用好用足并购重组、再融资、科技创新债等资本市场政策工具,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当好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2025年半年报显示,云南39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6.65亿元,实现净利润216.55亿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5年以来,多家公司积极借力资本市场做优做强,1家公司成功实施再融资58.25亿元,投入重大项目建设,7家公司公告再融资、并购重组计划,助力延链补链强链。
传递从严理念 坚守合规底线
云南证监局在走访过程中,主动向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董事、管理层等传递依法从严监管理念,将走访服务与警示教育有机融合,通过讲监管重点、讲责任义务、讲违法案例,推动其自觉树立杜绝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底线思维,建立不能违法的制度机制、形成不想违法的思想自觉。
与此同时,云南证监局积极引导辖区上市公司弘扬“优等生”文化,树立诚实守信、真实透明、规范治理的良好形象。云南证监局通过日常监管积累,总结辖区优秀上市公司在规范运作方面的经验做法,在走访上市公司中交流先进经验,纠正个别人员定位偏差、理念缺失、麻痹大意、本领不足等问题,将合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可监督、可追溯的机制设计和行动自觉。
增强回报意识 提升投资价值
走访中,云南证监局主动向上市公司宣传市值管理政策要求,帮助公司理解市值管理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市值管理的核心目标,鼓励上市公司主动运用现金分红、回购增持、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2025年,云南辖区4家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23家公司制定了中长期分红规划。截至9月末,云南上市公司总市值8855亿元,较年初提升14%。2025年半年报披露后,9家公司宣告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达42.11亿元,中期分红家数和分红金额同比增长125%、250%,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达43%。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政策出台以来,共有5家次公司发布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公告,获得贷款额度超过4亿元。
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10-13
四川证监局:持续深化走访工作 以精准服务助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
10月13日,记者从四川证监局获悉,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落实证监会有关工作要求,四川证监局不断优化完善走访工作机制,以“解难题、强信心、促发展”为目标,常态化走访调研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四川证监局联合证券交易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省委金融办、省国资委等,已走访调研辖区沪深北上市公司118家,覆盖率达三分之二,推动解决融资、生产经营、产业政策、人才、能源使用、项目审批等各类型问题118项,切实将走访成效转化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助推力。
聚焦共性难题,精准施策破堵点。走访中,四川证监局通过“分类梳理 部门联动 进展跟踪”闭环机制,协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推动解决上市公司集中反映的共性诉求问题。其中,针对部分科技公司提出的人才招引留用难、居住难问题,人社部门、组织部门、住建部门通过开展专题招才引智活动、推出租住房优惠政策等方式,为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已帮助8家公司协调解决11项人才引进和后续保障等问题。针对部分传统行业公司提出的银行融资难问题,协调相关部门通过召开专题协调会、开展“政商银”服务汇等活动搭建企银对接渠道,目前已帮助8家公司解决项目融资需求。另外,针对部分公司提出的个性化问题,如项目推进困难、能源保障不足等问题,协同各方“一企一策”推动解决,及时沟通反馈,争取地方资金和政策支持,为上市公司顺利开展经营、投资活动创造了有利环境。
激发并购活力,助力产业升级蓄动能。在走访的同时,四川证监局积极宣传并购重组系列新政策新导向,引导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其作为促进全省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整合资源、优化机制、细化分工,多措并举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近期,结合走访过程中公司反映的问题及存在的疑惑,四川证监局联合省委金融办、省国资委,成功举办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题培训会,邀请沪深交易所、中介机构专业人员聚焦并购重组系列新规,详细解读政策要点、市场趋势、关键要素、典型案例和实务操作。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四川辖区新增披露并购重组54单,金额171亿元;实施完成24单,总金额超过122亿元,其中重大资产重组2单。
倡导稳定分红,增强投资者回报显担当。为引导上市公司切实履行回报投资者责任,四川证监局通过走访引导、案例宣讲等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司增加分红频次、加大分红力度,推动“稳定分红、持续回报”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以来,辖区266家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金额约1168.86亿元,其中49家次实施中期分红,分红金额约177.71亿元,61家上市公司连续5年现金分红,展现长期发展韧性。同时,以落实新《公司法》为契机,推动相关公司有序推进资本公积弥补亏损相关工作,逐步恢复分红能力。持续督促上市公司结合经营实际与股东诉求,合理确定分红比例,避免“盲目高分红”或“长期不分红”,推动形成“业绩涨、分红增、回报升、发展优”的良性循环。
推动回购增持,稳定市场预期强信心。面对复杂市场环境,四川证监局积极引导上市公司运用回购、增持及再贷款工具规范市值管理,传递发展信心。2024年以来,辖区157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或增持计划,金额上限合计226亿元;29家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获得银行专项贷款授信额度53亿元。
下一步,四川证监局将继续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为上市公司纾困解难,并引导公司坚守合规底线、聚焦主业发展,不断推动四川辖区上市公司质量迈上新台阶,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资本市场力量。
(以上内容均摘自相关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