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学长 | 从银行报表变化看债市交易逻辑
来源 : 天风证券投教基地
浏览数 :416
2024-06-03

【天风研究·固收】 孙彬彬/隋修平/魏予陶(联系人)

摘 要


从银行年报观察,商业银行面临资产荒、负债荒和利润荒。


地产和化债继续对银行造成报表压力。对公和个人的逾期和不良有所上升。银行总体资产增速主要依靠国有大行支撑,农商行和股份行资产增速继续显著下滑。


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下滑,部分城农商行经营压力较大。


生息资产中,贷款、证券投资收益率均有所下行,同当前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利率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相吻合。


负债和息差压力也是客观存在,存款和负债成本依然高企。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资产负债表压力,中小银行需要依靠投资收益弥补利润不足,这是银行自营继续参与债券市场投资的普遍逻辑。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金融风险超预期蔓延



2023年上市银行中除锦州银行于2024年4月在港交所退市以外,其余上市银行年报均已披露完毕,本文结合上市银行年报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信贷投向、负债情况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 国有行稳定,股份行农商行资产增速连续下滑


总体来看,2023年银行资产增速从2022年末的11.00%小幅扩大0.11个百分点至2023年末的11.11%。分类别看,银行资产增速在2022年有所分化,并在2023年延续了这一分化状态。国有大行资产扩张增速保持领先,2023年12月资产增速较2022年同期扩大0.1个百分点至13.50%。城商行资产扩张亦维持较高增速,农商行、股份行资产增速排名落后,增速水平亦较2022年显著回落。



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进一步增加。一方面,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增长,贷款利率处于下行通道中;另一方面,虽然2022年9月以来,存款利率已进行多次调整,但受限于存款定期化等因素,存款利率调降效果并不明显,国有大行的息差压力进一步凸显。



我们分别从生息资产成本和计息负债成本作进一步分析:


2023年,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累计下调20bp和10bp,带动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进一步走低。其中农商行降幅相对较多。


相对而言,银行负债成本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至2.12%,银行净息差压力进一步加大。虽然2022年9月开始国有大行带动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2023年内共计调降3轮,但由于居民存款定期化、企业资金活化程度未明显改善、同业竞争剧烈等因素,导致银行成本压力居高不下。


根据工商银行年报披露,2023年,该行存款利息支出5896.88亿元,比上年增加1096.05亿元,增长22.8%。主要是客户存款平均余额增长13.8%以及平均付息率上升14个基点所致。


工商银行董事长也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面临的最大竞争是低息差和科技变革这两大压力。这也是当前一个时期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基本外部环境,是每一家银行的董事长都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2. 银行资产:同业资产占比下降明显,或与防空转套利有关


2023年上市银行各项资产规模增速保持平稳,其中同业资产规模增速在2022年快速提升后、在2023年有所下滑,或与央行多次强调防资金空转套利有关。

从占比来看,证券投资占比连续两年有所提升,现金资产占比亦有小幅提升,同业资产占比则相对下降。



生息资产中,贷款、证券投资收益率均有所下行,同当前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利率长期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相吻合,带动生息资产收益率总体下行。相对而言,央行存放收益率相比2022年末小幅抬升,同业投资收益率则抬升明显。


以交通银行为例,2023年,存放、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296.71亿元,同比增加117.85亿元,主要由于存放、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平均收益率同比上升98个基点。



我们主要围绕贷款和证券投资进一步分析银行的资产配置。

2.1. 贷款投向:信贷积极投放指向先进制造业,个人住房贷款明显下降
在2023年年报中,上市银行均提到专注本源,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展开信贷投放。2023年公司贷款比重明显上升,而个人贷款占比则连续两年下滑。

(1)分贷款类型:个人加杠杆意愿低迷,企业贷款投放积极。

2023年,商业银行投放公司贷款占比连续2年提升,个人贷款占比连续2年下降。政策支持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实体经济,但实体融资总需求持续偏弱,商业银行依旧通过票据冲带满足规模管理,因此尽管票据贴现占比小幅下降,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个人贷款方面,各项贷款占比下降的同时,个人经营贷 其他和消费贷占比有所上升。2023年个人贷款主要构成中,住房贷款占比较2022年末持续显著下滑。此外,2023年末个人贷款中信用卡透支、汽车贷占比均有下降,但个人消费贷规模有所提升。根据农业银行披露,这主要是由于该行积极拓展新型消费领域场景,提高消费金融可得性和便利性。


个人消费贷占比的上升,一方面是银行响应2023年9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银行通过降低利息、提高额度抢夺市场份额的竞争环境。



(2)分区域:信贷投放的东西分化有所加剧。
由于各银行业务所覆盖的区域各有偏重,且不同银行在区域的划分口径上有所差异,我们在上市的国股行(基本实现全国展业)中选择披露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等重点地区的部分银行进行对比。


邮储银行未披露2023年重点地区的贷款展业数据。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占比进一步提高,珠三角、环渤海亦有小幅提升,中西部地区占比被动回落。


对于股份行,长三角地区占比最高,且近五年来持续增长。此外,股份行对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的贷款余额占比均有提升。


从边际变化来看, 2023年样本银行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信贷投放的东西分化进一步加剧。


(3)分行业
梳理主要银行对2023年信贷投放的总结回顾来看,以国家重点政策导向为依托,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等领域是2023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支持方向。



从数据上观察,2023年全年上市银行新增贷款主要流向了制造业、租赁/商业服务与贸易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热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批发零售等。



从存量角度观察,与2022年末对比,2023年租赁、商业服务与贸易业、制造业、电热燃水生产和供应占比分别提升1.89、1.45和1.06个百分点,其他行业、科教文卫及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占比分别回落5.19/0.76和0.54个百分点,其余行业基本持平或占比提升在1%之内。





从部分银行披露数据来看,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广义口径风险业务余额有升有降,反映银行在总体监管环境下存在个体差异。截止2023年末平安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广义口径风险业务余额较2023年6月大幅上升,全年同比增速高达17.58%。南京银行业务余额较2023年6月的同比增速则有所下降。


展望2023年,上市银行将延续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的相关政策要求,加强对隐性债务管控。一方面加强贷款投放监管,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债务置换资源,推进存量债务的化解。


参考兴业银行的披露:积极争取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资源,推进存量业务风险防范化解,有力遏制重点区域风险暴露趋势。风险暴露已有所收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新发生不良较上年压降 55%,存量风险趋于稳定。


参考浦发银行的披露:一是加大力度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存量业务分类指导、稳妥处置,支持到期地方债务根据监管政策展期、接续、重组,防范存量地方债务资金链断裂风险。积极参与下半年度地方债置换存量政府隐性债务工作,持续跟踪推进情况,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二是守好新增融资准入关口,审慎合规经营,严格尽职调查,杜绝以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监测后督,发现问题严肃惩处。三是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加强日常监测预警,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审慎研判做好预案,实现风险隐患“早识别,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


2.2. 资产质量:贷款不良率有所下降,逾期贷款占比增加
2023年全年上市银行贷款逾期占比较2022年末有所上升。分银行类型看,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逾期贷款占比均有增加,股份行逾期贷款占比下行。

从逾期贷款期限结构来看,截至2023年末,3个月至1年逾期贷款占比有所上升,相较2022年末提高1.7个百分点。



从关注类贷款占比和非正常贷款(不良 关注)占比来看,农商行资产质量延续了2022年的恶化情况。此外,城商行、国有行、股份行的关注类和非正常贷款比率均保持稳步下降情况。



仅从五级资产分类视角的不良贷款率分析,2023年全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下行。分银行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率均有降低。其中,盛京银行、哈尔滨银行、九台农商银行、中原银行、甘肃银行、江西银行、九江银行披露的不良贷款率大于等于2%。



分区域分布看,我们依旧以上市的国股行(基本实现全国展业)中选择披露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等重点地区的部分银行为样本。观察贷款不良率的区域分布情况,2023年贷款不良率持续分化,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地区维持稳定或边际下降,而珠三角地区贷款不良率明显增加。



从规模角度,不良贷款规模仍有上升,分业务类型看,公司贷款不良规模和占比上升较多。以国股行为例,公司贷款规模和占比明显增加,个人贷款不良规模和占比小幅上升,票据贴现、海外及子公司的规模和占比则有所下降。



分行业看,以上市国股行为例,不良贷款中的制造业,交运、仓储和邮政,电热燃水生产和供应,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科教文卫及公用事业,其他占比均较2022年末有所下滑,批发零售,建筑业不良贷款占比则有所提升,房地产业有占比有显著增加。


2.3. 证券投资:持有政府债占比持续上升
银行证券投资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直接的、 标准化的债券投资, 二是对资管产品投资(如公募基金、理财、非标、资管计划、ABS等,统称结构化主体)。

整体来看,2023年股份行、城商行增加了对标准化债券的投资,国有行、农商行对债券的投资略有降低,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对资管产品的投资均有所下降。



标准化债券配置种类方面,对比2022年,2023年商业银行投资政府债券占比小幅上升,金融债券(包含同业存单)和企业债券占比小幅下降。

资管产品方面,2023全年来看商业银行持有公募基金同环比均大幅提升,持有理财、资管和信托以及ABS的同环比增速有所下降。



回顾2023年,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投资中的策略仍以稳健安全为主,投资券种多为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根据银行经营特征不同有所侧重:


根据邮储银行披露,截至2023年末,本行债券投资40,761.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18.81亿元,增长10.64%,主要是本行不断深化投研体系建设,积极研判市场利率走势,优化债券投资品种和组合久期,动态调整配置节奏,加大对轻资本、轻税负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券的投资;


根据民生银行披露,提升债券业务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合理摆布资产期限、加强组合结构调整,重点配置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等,有效提升债券组合的流动性和盈利性;


根据渝农商行披露,该行适度加大对债券等标准化产品投资力度,在2023年提高了对政府债券和公共机构及准政府债券的持有规模,而其他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AAA等级债券和AA等级债券均有减少。


根据广州农商行披露,该行坚持以低风险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动态优化资产结构,逐步加大利率债等优质资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债券投资的利润“压舱石”作用。


3. 银行负债:存款、债券、同业负债带动计息负债成本提高


2023年银行负债结构中,吸收存款占比仍超过70%但有小幅下降,占比较去年下降0.5%,银行负债结构有所调整。相对而言,央行借款、同业负债的规模占比均有增加,指向银行通过利率上浮吸引存款的空间变小,银行负债向央行借款和同业负债端调整。

综合来看,2023年上市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的利息支出均有提升。一方面是出于负债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是由于负债端成本的上升。2023年银行负债计息成本上,分资产类别来看,存款、债券、同业负债成本均有上行,带动全年上市银行平均计息负债成本持续上行。


从结构来看,存款、债券成本小幅上升,同业负债成本上浮明显。


存款端平均付息率整体上升,主要是出于定期存款的大幅增长,2023年存款利率调降对银行负债成本虽有一定缓释作用,但影响相对滞后,暂时难以完全抵消负债端结构拖累。


根据工商银行年报披露,债券发行成本上升,主要是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增加以及境外发行存款证等债务证券利率水平上升所致;同业负债成本上升主要是外币融入资金利率水平上升所致。



在吸收存款方面,利率下行周期内,上市银行计息负债中存款占比环比略有下降,具体到存款结构来看,主要是由于个人存款同比增速的明显下滑。


净息差压力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银行倾向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降低个人存款付息成本,稳定低成本客源。参考浙商银行年报披露,“坚定不移压降存款付息率”,“本公司大力拓展个人基础客户群体,积极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进一步优化个人存款结构,降低个人存款付息成本。”



2023年商业银行整体应付债券成本、同业负债成本均有上行。



从同业负债监管角度考虑,如果将同业存单包含进同业负债,统计的58家银行中,相比2022年末有22家同业负债占比上升,其中,瑞丰银行、长沙银行、浦发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上行超过3%,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厦门银行四家银行同业负债占比超过30%。



4. 银行利润:营业收入同比负增,归母净利润同去年基本持平


2023年,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下滑。2023年上市银行营业收入规模达5.63万亿,同比增速-3.53%,分类别看,国有行、股份行营收同比下滑,城商行、农商行同比略有上行。


2023年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规模2.14万亿,同比增速1.22%。分类别看,股份行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同比略有上行,整体而言,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与去年基本持平。


具体到银行来看,尚无银行2023年出现亏损,但部分城农商行经营压力较大,如九台农商银行、九江银行、盛京银行、哈尔滨银行,归母净利润规模不足十亿。



从银行的分部业务角度对银行收入进行拆分:


商业银行分部业务分为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及其他。2023年,上市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占比上升,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占比均有下降。分类别看,国有行公司金融、个人金融业务占比上升最多,资金业务占比降幅最大,城商行、农商行公司金融业务、资金业务占比小幅下降,个人金融业务占比相对上升,反映出银行业务侧重方向的不同。


进一步观察资金业务,分类别看,国有行资金业务占比2023年有所下降,其他银行基本稳定。



观察银行投资收益情况,债券投资收益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投资收益整体增加。投资业务收入由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组成,其中前者构成主要部分。2023年,上市银行的投资净收益规模明显增长。



5. 小结


从银行年报观察,商业银行面临资产荒、负债荒和利润荒。


地产和化债继续对银行造成报表压力。对公和个人的逾期和不良有所上升。银行总体资产增速主要依靠国有大行支撑,农商行和股份行资产增速继续显著下滑。


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下滑,部分城农商行经营压力较大。


生息资产中,贷款、证券投资收益率均有所下行,同当前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利率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相吻合。


负债和息差压力也是客观存在,存款和负债成本依然高企。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资产负债表压力,中小银行需要依靠投资收益弥补利润不足,这是银行自营继续参与债券市场投资的普遍逻辑。


风 险 提 示


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金融风险超预期蔓延


- END -

证券研究报告:《从银行报表变化看债市交易逻辑》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5月31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孙彬彬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3

隋修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110001




文章讨论
0条评论
天风学长 | 从银行报表变化看债市交易逻辑
来源: 天风证券投教基地
浏览数:416
2024-06-03

【天风研究·固收】 孙彬彬/隋修平/魏予陶(联系人)

摘 要


从银行年报观察,商业银行面临资产荒、负债荒和利润荒。


地产和化债继续对银行造成报表压力。对公和个人的逾期和不良有所上升。银行总体资产增速主要依靠国有大行支撑,农商行和股份行资产增速继续显著下滑。


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下滑,部分城农商行经营压力较大。


生息资产中,贷款、证券投资收益率均有所下行,同当前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利率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相吻合。


负债和息差压力也是客观存在,存款和负债成本依然高企。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资产负债表压力,中小银行需要依靠投资收益弥补利润不足,这是银行自营继续参与债券市场投资的普遍逻辑。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金融风险超预期蔓延



2023年上市银行中除锦州银行于2024年4月在港交所退市以外,其余上市银行年报均已披露完毕,本文结合上市银行年报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信贷投向、负债情况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 国有行稳定,股份行农商行资产增速连续下滑


总体来看,2023年银行资产增速从2022年末的11.00%小幅扩大0.11个百分点至2023年末的11.11%。分类别看,银行资产增速在2022年有所分化,并在2023年延续了这一分化状态。国有大行资产扩张增速保持领先,2023年12月资产增速较2022年同期扩大0.1个百分点至13.50%。城商行资产扩张亦维持较高增速,农商行、股份行资产增速排名落后,增速水平亦较2022年显著回落。



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进一步增加。一方面,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增长,贷款利率处于下行通道中;另一方面,虽然2022年9月以来,存款利率已进行多次调整,但受限于存款定期化等因素,存款利率调降效果并不明显,国有大行的息差压力进一步凸显。



我们分别从生息资产成本和计息负债成本作进一步分析:


2023年,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累计下调20bp和10bp,带动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进一步走低。其中农商行降幅相对较多。


相对而言,银行负债成本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至2.12%,银行净息差压力进一步加大。虽然2022年9月开始国有大行带动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2023年内共计调降3轮,但由于居民存款定期化、企业资金活化程度未明显改善、同业竞争剧烈等因素,导致银行成本压力居高不下。


根据工商银行年报披露,2023年,该行存款利息支出5896.88亿元,比上年增加1096.05亿元,增长22.8%。主要是客户存款平均余额增长13.8%以及平均付息率上升14个基点所致。


工商银行董事长也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面临的最大竞争是低息差和科技变革这两大压力。这也是当前一个时期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基本外部环境,是每一家银行的董事长都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2. 银行资产:同业资产占比下降明显,或与防空转套利有关


2023年上市银行各项资产规模增速保持平稳,其中同业资产规模增速在2022年快速提升后、在2023年有所下滑,或与央行多次强调防资金空转套利有关。

从占比来看,证券投资占比连续两年有所提升,现金资产占比亦有小幅提升,同业资产占比则相对下降。



生息资产中,贷款、证券投资收益率均有所下行,同当前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利率长期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相吻合,带动生息资产收益率总体下行。相对而言,央行存放收益率相比2022年末小幅抬升,同业投资收益率则抬升明显。


以交通银行为例,2023年,存放、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296.71亿元,同比增加117.85亿元,主要由于存放、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平均收益率同比上升98个基点。



我们主要围绕贷款和证券投资进一步分析银行的资产配置。

2.1. 贷款投向:信贷积极投放指向先进制造业,个人住房贷款明显下降
在2023年年报中,上市银行均提到专注本源,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展开信贷投放。2023年公司贷款比重明显上升,而个人贷款占比则连续两年下滑。

(1)分贷款类型:个人加杠杆意愿低迷,企业贷款投放积极。

2023年,商业银行投放公司贷款占比连续2年提升,个人贷款占比连续2年下降。政策支持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实体经济,但实体融资总需求持续偏弱,商业银行依旧通过票据冲带满足规模管理,因此尽管票据贴现占比小幅下降,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个人贷款方面,各项贷款占比下降的同时,个人经营贷 其他和消费贷占比有所上升。2023年个人贷款主要构成中,住房贷款占比较2022年末持续显著下滑。此外,2023年末个人贷款中信用卡透支、汽车贷占比均有下降,但个人消费贷规模有所提升。根据农业银行披露,这主要是由于该行积极拓展新型消费领域场景,提高消费金融可得性和便利性。


个人消费贷占比的上升,一方面是银行响应2023年9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银行通过降低利息、提高额度抢夺市场份额的竞争环境。



(2)分区域:信贷投放的东西分化有所加剧。
由于各银行业务所覆盖的区域各有偏重,且不同银行在区域的划分口径上有所差异,我们在上市的国股行(基本实现全国展业)中选择披露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等重点地区的部分银行进行对比。


邮储银行未披露2023年重点地区的贷款展业数据。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占比进一步提高,珠三角、环渤海亦有小幅提升,中西部地区占比被动回落。


对于股份行,长三角地区占比最高,且近五年来持续增长。此外,股份行对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的贷款余额占比均有提升。


从边际变化来看, 2023年样本银行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信贷投放的东西分化进一步加剧。


(3)分行业
梳理主要银行对2023年信贷投放的总结回顾来看,以国家重点政策导向为依托,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等领域是2023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支持方向。



从数据上观察,2023年全年上市银行新增贷款主要流向了制造业、租赁/商业服务与贸易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热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批发零售等。



从存量角度观察,与2022年末对比,2023年租赁、商业服务与贸易业、制造业、电热燃水生产和供应占比分别提升1.89、1.45和1.06个百分点,其他行业、科教文卫及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占比分别回落5.19/0.76和0.54个百分点,其余行业基本持平或占比提升在1%之内。





从部分银行披露数据来看,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广义口径风险业务余额有升有降,反映银行在总体监管环境下存在个体差异。截止2023年末平安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广义口径风险业务余额较2023年6月大幅上升,全年同比增速高达17.58%。南京银行业务余额较2023年6月的同比增速则有所下降。


展望2023年,上市银行将延续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的相关政策要求,加强对隐性债务管控。一方面加强贷款投放监管,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债务置换资源,推进存量债务的化解。


参考兴业银行的披露:积极争取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资源,推进存量业务风险防范化解,有力遏制重点区域风险暴露趋势。风险暴露已有所收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新发生不良较上年压降 55%,存量风险趋于稳定。


参考浦发银行的披露:一是加大力度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存量业务分类指导、稳妥处置,支持到期地方债务根据监管政策展期、接续、重组,防范存量地方债务资金链断裂风险。积极参与下半年度地方债置换存量政府隐性债务工作,持续跟踪推进情况,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二是守好新增融资准入关口,审慎合规经营,严格尽职调查,杜绝以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监测后督,发现问题严肃惩处。三是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加强日常监测预警,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审慎研判做好预案,实现风险隐患“早识别,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


2.2. 资产质量:贷款不良率有所下降,逾期贷款占比增加
2023年全年上市银行贷款逾期占比较2022年末有所上升。分银行类型看,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逾期贷款占比均有增加,股份行逾期贷款占比下行。

从逾期贷款期限结构来看,截至2023年末,3个月至1年逾期贷款占比有所上升,相较2022年末提高1.7个百分点。



从关注类贷款占比和非正常贷款(不良 关注)占比来看,农商行资产质量延续了2022年的恶化情况。此外,城商行、国有行、股份行的关注类和非正常贷款比率均保持稳步下降情况。



仅从五级资产分类视角的不良贷款率分析,2023年全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下行。分银行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率均有降低。其中,盛京银行、哈尔滨银行、九台农商银行、中原银行、甘肃银行、江西银行、九江银行披露的不良贷款率大于等于2%。



分区域分布看,我们依旧以上市的国股行(基本实现全国展业)中选择披露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等重点地区的部分银行为样本。观察贷款不良率的区域分布情况,2023年贷款不良率持续分化,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地区维持稳定或边际下降,而珠三角地区贷款不良率明显增加。



从规模角度,不良贷款规模仍有上升,分业务类型看,公司贷款不良规模和占比上升较多。以国股行为例,公司贷款规模和占比明显增加,个人贷款不良规模和占比小幅上升,票据贴现、海外及子公司的规模和占比则有所下降。



分行业看,以上市国股行为例,不良贷款中的制造业,交运、仓储和邮政,电热燃水生产和供应,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科教文卫及公用事业,其他占比均较2022年末有所下滑,批发零售,建筑业不良贷款占比则有所提升,房地产业有占比有显著增加。


2.3. 证券投资:持有政府债占比持续上升
银行证券投资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直接的、 标准化的债券投资, 二是对资管产品投资(如公募基金、理财、非标、资管计划、ABS等,统称结构化主体)。

整体来看,2023年股份行、城商行增加了对标准化债券的投资,国有行、农商行对债券的投资略有降低,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对资管产品的投资均有所下降。



标准化债券配置种类方面,对比2022年,2023年商业银行投资政府债券占比小幅上升,金融债券(包含同业存单)和企业债券占比小幅下降。

资管产品方面,2023全年来看商业银行持有公募基金同环比均大幅提升,持有理财、资管和信托以及ABS的同环比增速有所下降。



回顾2023年,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投资中的策略仍以稳健安全为主,投资券种多为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根据银行经营特征不同有所侧重:


根据邮储银行披露,截至2023年末,本行债券投资40,761.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18.81亿元,增长10.64%,主要是本行不断深化投研体系建设,积极研判市场利率走势,优化债券投资品种和组合久期,动态调整配置节奏,加大对轻资本、轻税负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券的投资;


根据民生银行披露,提升债券业务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合理摆布资产期限、加强组合结构调整,重点配置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等,有效提升债券组合的流动性和盈利性;


根据渝农商行披露,该行适度加大对债券等标准化产品投资力度,在2023年提高了对政府债券和公共机构及准政府债券的持有规模,而其他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AAA等级债券和AA等级债券均有减少。


根据广州农商行披露,该行坚持以低风险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动态优化资产结构,逐步加大利率债等优质资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债券投资的利润“压舱石”作用。


3. 银行负债:存款、债券、同业负债带动计息负债成本提高


2023年银行负债结构中,吸收存款占比仍超过70%但有小幅下降,占比较去年下降0.5%,银行负债结构有所调整。相对而言,央行借款、同业负债的规模占比均有增加,指向银行通过利率上浮吸引存款的空间变小,银行负债向央行借款和同业负债端调整。

综合来看,2023年上市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的利息支出均有提升。一方面是出于负债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是由于负债端成本的上升。2023年银行负债计息成本上,分资产类别来看,存款、债券、同业负债成本均有上行,带动全年上市银行平均计息负债成本持续上行。


从结构来看,存款、债券成本小幅上升,同业负债成本上浮明显。


存款端平均付息率整体上升,主要是出于定期存款的大幅增长,2023年存款利率调降对银行负债成本虽有一定缓释作用,但影响相对滞后,暂时难以完全抵消负债端结构拖累。


根据工商银行年报披露,债券发行成本上升,主要是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增加以及境外发行存款证等债务证券利率水平上升所致;同业负债成本上升主要是外币融入资金利率水平上升所致。



在吸收存款方面,利率下行周期内,上市银行计息负债中存款占比环比略有下降,具体到存款结构来看,主要是由于个人存款同比增速的明显下滑。


净息差压力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银行倾向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降低个人存款付息成本,稳定低成本客源。参考浙商银行年报披露,“坚定不移压降存款付息率”,“本公司大力拓展个人基础客户群体,积极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进一步优化个人存款结构,降低个人存款付息成本。”



2023年商业银行整体应付债券成本、同业负债成本均有上行。



从同业负债监管角度考虑,如果将同业存单包含进同业负债,统计的58家银行中,相比2022年末有22家同业负债占比上升,其中,瑞丰银行、长沙银行、浦发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上行超过3%,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厦门银行四家银行同业负债占比超过30%。



4. 银行利润:营业收入同比负增,归母净利润同去年基本持平


2023年,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下滑。2023年上市银行营业收入规模达5.63万亿,同比增速-3.53%,分类别看,国有行、股份行营收同比下滑,城商行、农商行同比略有上行。


2023年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规模2.14万亿,同比增速1.22%。分类别看,股份行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同比略有上行,整体而言,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与去年基本持平。


具体到银行来看,尚无银行2023年出现亏损,但部分城农商行经营压力较大,如九台农商银行、九江银行、盛京银行、哈尔滨银行,归母净利润规模不足十亿。



从银行的分部业务角度对银行收入进行拆分:


商业银行分部业务分为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及其他。2023年,上市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占比上升,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占比均有下降。分类别看,国有行公司金融、个人金融业务占比上升最多,资金业务占比降幅最大,城商行、农商行公司金融业务、资金业务占比小幅下降,个人金融业务占比相对上升,反映出银行业务侧重方向的不同。


进一步观察资金业务,分类别看,国有行资金业务占比2023年有所下降,其他银行基本稳定。



观察银行投资收益情况,债券投资收益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投资收益整体增加。投资业务收入由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组成,其中前者构成主要部分。2023年,上市银行的投资净收益规模明显增长。



5. 小结


从银行年报观察,商业银行面临资产荒、负债荒和利润荒。


地产和化债继续对银行造成报表压力。对公和个人的逾期和不良有所上升。银行总体资产增速主要依靠国有大行支撑,农商行和股份行资产增速继续显著下滑。


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下滑,部分城农商行经营压力较大。


生息资产中,贷款、证券投资收益率均有所下行,同当前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利率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相吻合。


负债和息差压力也是客观存在,存款和负债成本依然高企。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资产负债表压力,中小银行需要依靠投资收益弥补利润不足,这是银行自营继续参与债券市场投资的普遍逻辑。


风 险 提 示


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金融风险超预期蔓延


- END -

证券研究报告:《从银行报表变化看债市交易逻辑》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5月31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孙彬彬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3

隋修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110001




我要
建议
回到
顶部

我要建议

我们期待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关注您的反馈,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1. 您参与证券投资的经验是
2. 您对天风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的整体满意度是
3. 你对天风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的其它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