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历程
山东抗日根据地东濒黄海、渤海,西与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毗连,南至陇海铁路,与华中苏北区相邻;北迄天津,与冀中、冀东两区相接,包括山东省大部,是连接华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支点,是为转入解放战争输出革命力量的主要地区。
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迅速动员组织人民,建立统一战线,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独立自主地坚持山东抗战”的指示,中共山东省委自11月到翌年夏,先后在冀鲁边、鲁西北、胶东、清河、泰(山)西、湖(微山湖)西、鲁中、鲁南、滨海等地发动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驱逐日伪军、摧毁伪政权,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第343旅政治委员萧华率部创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之后湖西、鲁西、泰西、鲁南抗日根据地相继开辟、扩大和巩固。到1940年底,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包括冀鲁边、鲁西、胶东、清河、鲁中、鲁南等地区,达到3.6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200万,建立1个行政主任公署,14个专员公署,95个县抗日民主政府。第115师、山东纵队及地方武装发展到12万余人。1941年4月1日,山东分局将全省划分为胶东、清河、冀鲁边、鲁中、鲁南和鲁西6个区。7月,鲁西区并入冀鲁豫区。
1941年和1942年,日伪军展开以屠杀与奴化为核心的“治安强化运动”,对根据地频繁疯狂地“扫荡”和“蚕食”。在国土沦陷、日寇横行的艰难时刻,国民党顽固派却将枪口对准抗日新四军,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发动“皖南事变”,增派军队入鲁配合日伪军夹击八路军。此一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很多地区被分割成小块分散的根据地或游击区,与敌伪形成犬牙交错的战斗布局。1942年,根据地人口减少到730万人,面积缩小到2.5万平方公里。
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身陷倒悬之急,仍奋勇反抗,坚持“敌进我进”的方针开展对敌斗争,以独创的“翻边战术”打乱侵华日军一轮轮的“拉网扫荡”,击敌无备歼灭其有生力量。1943年,山东军区部队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和政治攻势,对抗日伪军“总力战”,坚守和巩固根据地。
从1944年开始,山东军区部队连续发起对日伪军的局部反攻,不断扩大解放区域。1945年8月,山东军区部队分五路向日伪军展开大反攻,歼敌6万余人,对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到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山东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12.5万平方公里,管辖2400万人口。与此同时,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辖胶东、渤海、鲁中、滨海、鲁南5个行政主任公署,22个专员公署,127个县。八路军山东部队已成为拥有27万余人的强大武装力量。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阶段,山东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比陕甘宁、晋察冀等地区起步要晚,但后来发展迅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各阶层群众抗日积极性,疾风迅雷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巩固和壮大根据地经济;建立根据地银行——北海银行,打造独立自主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银行在战时财经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力主掌控经济命脉,支持军工产业、工农商业,开展货币斗争、贸易斗争,破坏侵华日军物资供应,到抗战胜利前夕,根据地建设88座工厂,拥有资金3000万元,工人3000余名。随着公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生产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品种不断增加,活跃了市场,增强了竞争力。依靠经济领域的有力举措,到抗战后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财政收入逐月显著攀升,1944年达到了16亿元,为胜利开展战略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立管控财经工作的组织体系。1940年3月,为加强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黎玉任财委主任,艾楚南任副主任。随后,地委以上的各级党委也都建立了相应的财委机构与财政制度,自上而下的财经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到1940年底,根据地陆续颁发了有关财政经济工作的多项法规、条例。各地抗日民主政权、部队与群众团体的财政收支,逐渐由各地分散管理划归到由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财政处及地方财政科统一管理。
税收逐步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救国公粮是抗日民主政权向农户征收的一种农业税。山东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缴纳的救国公粮平均占总产量的14%-15%。1939年8月,山东分局统一了财产所得累进税制度:按阶级划分,累进税率原则上中农贫农不超过所得的5%,富农不超过10%,小地主20%,中地主30%,大地主35%。一些部队的财粮供给开始由抗日民主政权筹募,改变以往随地募捐、摊派的办法。
全省税收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1940年占财政收入的9%,1941年占19%,1942年占财政收入的41%。税收逐步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调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为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大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1942年5月4日,山东分局作出《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减租减息增资运动在整个山东抗日根据地全面开展起来。到1944年底,全山东抗日根据地大概有1.47万个村庄进行减租减息增资,约占山东全部村庄的63%。农村阶级结构与土地关系发生了质的转变,地主的户数和土地减少了,雇农的户数减少了,中农的户数和土地显著增加。减租减息斗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动与组织起来,当地上层人士和开明士绅极大增强了对共产党的信心,各阶层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皆兵,共同抗敌。
开展大生产运动。日本侵略者的迫害加上连年水旱灾害,令人民群众生存艰难,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想方设法扭转经济停滞、衰败之势,广泛动员发动人民群众,根据地内军民齐心协力垦荒种地,热火朝天地推动农业大生产运动蓬勃展开,l942年的开荒面积达到了44万亩,较l941年耕地扩大了4倍。
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深入开展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带头积极行动,制定了以种地、开荒、种菜、养猪、养羊等为主,以纺织、榨油、制粉等加工和运输业为辅的生产方针。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历经一年多的大生产运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喜获增收。各地粮食产量不同程度地增长,超额完成了粮食增产目标,1945年,全山东抗日根据地增产粮食6亿多斤,开荒和扩大耕地70余万亩,打井5.2万余眼,山东分局及所辖部队经常性费用自给率达到50%,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负担。
八路军山东军区战士在滨海区沿海开辟盐场
实行盐油专卖,严格管控贸易。从1941年到1943年,为打破侵华日军的经济封锁,山东抗日根据地一方面竭尽全力在根据地内部发展生产,全力以赴保证粮食和其他日用品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在与根据地范围之外的地区进行“对外贸易”时,坚持“掌握重要物资以控制根据地内物价,组织有利输出、吸收外汇换取根据地必需物资”的基本策略,严格管控“对外贸易”,实行食盐与花生油专卖,严禁粮食、棉花等生产生活重要物资输入敌占区。1944年及1945年上半年,滨海区盐业收入占该区全部工商收入的1/4。1944年的油价由根据地初创时每担270元提高到600元,花生油有时售出价格达到了1000元之多。
注重培植和发展军工产业。山东分局和省军区一直非常注重培植和发展军工产业。到1945年8月,根据地建立起25个兵工厂,工厂员工达到了5000多人。抗战期间,这些兵工厂共生产枪支约12万支、子弹90余万发、掷弹筒270门、手榴弹51万余枚,生产能力已具备一定规模。
大力发展纺织等手工业,保证对外贸易实现出超。1943年,除渤海区布匹一向自给有余外,胶东和鲁中已实现布匹全部自给,滨海做到军队所需布匹全部自给。纺线的妇女4天纺线1斤,可得工资10元-20元,可换粮食10斤上下;织布工人每天织布1小匹,可得工资30-40元。在纺织业规模较大的地区,男女老少冬天都能穿上新棉衣。
各地还兴建了肥皂厂、牙粉厂、毛巾厂、鞋袜厂、印刷厂、造纸厂等生活日用品生产工厂,增加了生活供应,便利了人民群众。1944年8月11日至15日,山东抗日根据地举办工业展览会,国际友人奥地利医生罗生特参观后,特别兴奋地谈到:“在禁止日货输入的情形下,根据地能出产这样的生产品,实令人惊异不止,新民主主义万岁!”
专业、生产、消费等各类合作社以及互助组蓬勃兴起。合作社由群众集资建立,以贫农、中农为主,并争取与团结富农,将一切劳力、畜力、土地、肥料、副业等完全折成股份入股,按股分红,实行公私两利、按劳分配、按资分红等分配形式。合作社经营榨油、纺织、铁木工、供销、运输、缫丝、染织等40多项品种。据1945年8月统计,山东抗日根据地拥有各类合作社4926个,l44万多社员,股金总计高达6942万元(北海币)。各级党委和政府还大力推广换工互助与合作生产,组织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到1945年8月,变工互助组发展到l0.87万余个,参加人数多达103万余人。(来源:中国金融政研会红色金融史编写组)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历程
山东抗日根据地东濒黄海、渤海,西与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毗连,南至陇海铁路,与华中苏北区相邻;北迄天津,与冀中、冀东两区相接,包括山东省大部,是连接华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支点,是为转入解放战争输出革命力量的主要地区。
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迅速动员组织人民,建立统一战线,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独立自主地坚持山东抗战”的指示,中共山东省委自11月到翌年夏,先后在冀鲁边、鲁西北、胶东、清河、泰(山)西、湖(微山湖)西、鲁中、鲁南、滨海等地发动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驱逐日伪军、摧毁伪政权,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第343旅政治委员萧华率部创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之后湖西、鲁西、泰西、鲁南抗日根据地相继开辟、扩大和巩固。到1940年底,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包括冀鲁边、鲁西、胶东、清河、鲁中、鲁南等地区,达到3.6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200万,建立1个行政主任公署,14个专员公署,95个县抗日民主政府。第115师、山东纵队及地方武装发展到12万余人。1941年4月1日,山东分局将全省划分为胶东、清河、冀鲁边、鲁中、鲁南和鲁西6个区。7月,鲁西区并入冀鲁豫区。
1941年和1942年,日伪军展开以屠杀与奴化为核心的“治安强化运动”,对根据地频繁疯狂地“扫荡”和“蚕食”。在国土沦陷、日寇横行的艰难时刻,国民党顽固派却将枪口对准抗日新四军,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发动“皖南事变”,增派军队入鲁配合日伪军夹击八路军。此一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很多地区被分割成小块分散的根据地或游击区,与敌伪形成犬牙交错的战斗布局。1942年,根据地人口减少到730万人,面积缩小到2.5万平方公里。
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身陷倒悬之急,仍奋勇反抗,坚持“敌进我进”的方针开展对敌斗争,以独创的“翻边战术”打乱侵华日军一轮轮的“拉网扫荡”,击敌无备歼灭其有生力量。1943年,山东军区部队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和政治攻势,对抗日伪军“总力战”,坚守和巩固根据地。
从1944年开始,山东军区部队连续发起对日伪军的局部反攻,不断扩大解放区域。1945年8月,山东军区部队分五路向日伪军展开大反攻,歼敌6万余人,对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到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山东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12.5万平方公里,管辖2400万人口。与此同时,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辖胶东、渤海、鲁中、滨海、鲁南5个行政主任公署,22个专员公署,127个县。八路军山东部队已成为拥有27万余人的强大武装力量。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阶段,山东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比陕甘宁、晋察冀等地区起步要晚,但后来发展迅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各阶层群众抗日积极性,疾风迅雷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巩固和壮大根据地经济;建立根据地银行——北海银行,打造独立自主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银行在战时财经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力主掌控经济命脉,支持军工产业、工农商业,开展货币斗争、贸易斗争,破坏侵华日军物资供应,到抗战胜利前夕,根据地建设88座工厂,拥有资金3000万元,工人3000余名。随着公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生产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品种不断增加,活跃了市场,增强了竞争力。依靠经济领域的有力举措,到抗战后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财政收入逐月显著攀升,1944年达到了16亿元,为胜利开展战略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立管控财经工作的组织体系。1940年3月,为加强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黎玉任财委主任,艾楚南任副主任。随后,地委以上的各级党委也都建立了相应的财委机构与财政制度,自上而下的财经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到1940年底,根据地陆续颁发了有关财政经济工作的多项法规、条例。各地抗日民主政权、部队与群众团体的财政收支,逐渐由各地分散管理划归到由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财政处及地方财政科统一管理。
税收逐步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救国公粮是抗日民主政权向农户征收的一种农业税。山东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缴纳的救国公粮平均占总产量的14%-15%。1939年8月,山东分局统一了财产所得累进税制度:按阶级划分,累进税率原则上中农贫农不超过所得的5%,富农不超过10%,小地主20%,中地主30%,大地主35%。一些部队的财粮供给开始由抗日民主政权筹募,改变以往随地募捐、摊派的办法。
全省税收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1940年占财政收入的9%,1941年占19%,1942年占财政收入的41%。税收逐步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调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为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大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1942年5月4日,山东分局作出《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减租减息增资运动在整个山东抗日根据地全面开展起来。到1944年底,全山东抗日根据地大概有1.47万个村庄进行减租减息增资,约占山东全部村庄的63%。农村阶级结构与土地关系发生了质的转变,地主的户数和土地减少了,雇农的户数减少了,中农的户数和土地显著增加。减租减息斗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动与组织起来,当地上层人士和开明士绅极大增强了对共产党的信心,各阶层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皆兵,共同抗敌。
开展大生产运动。日本侵略者的迫害加上连年水旱灾害,令人民群众生存艰难,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想方设法扭转经济停滞、衰败之势,广泛动员发动人民群众,根据地内军民齐心协力垦荒种地,热火朝天地推动农业大生产运动蓬勃展开,l942年的开荒面积达到了44万亩,较l941年耕地扩大了4倍。
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深入开展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带头积极行动,制定了以种地、开荒、种菜、养猪、养羊等为主,以纺织、榨油、制粉等加工和运输业为辅的生产方针。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历经一年多的大生产运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喜获增收。各地粮食产量不同程度地增长,超额完成了粮食增产目标,1945年,全山东抗日根据地增产粮食6亿多斤,开荒和扩大耕地70余万亩,打井5.2万余眼,山东分局及所辖部队经常性费用自给率达到50%,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负担。
八路军山东军区战士在滨海区沿海开辟盐场
实行盐油专卖,严格管控贸易。从1941年到1943年,为打破侵华日军的经济封锁,山东抗日根据地一方面竭尽全力在根据地内部发展生产,全力以赴保证粮食和其他日用品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在与根据地范围之外的地区进行“对外贸易”时,坚持“掌握重要物资以控制根据地内物价,组织有利输出、吸收外汇换取根据地必需物资”的基本策略,严格管控“对外贸易”,实行食盐与花生油专卖,严禁粮食、棉花等生产生活重要物资输入敌占区。1944年及1945年上半年,滨海区盐业收入占该区全部工商收入的1/4。1944年的油价由根据地初创时每担270元提高到600元,花生油有时售出价格达到了1000元之多。
注重培植和发展军工产业。山东分局和省军区一直非常注重培植和发展军工产业。到1945年8月,根据地建立起25个兵工厂,工厂员工达到了5000多人。抗战期间,这些兵工厂共生产枪支约12万支、子弹90余万发、掷弹筒270门、手榴弹51万余枚,生产能力已具备一定规模。
大力发展纺织等手工业,保证对外贸易实现出超。1943年,除渤海区布匹一向自给有余外,胶东和鲁中已实现布匹全部自给,滨海做到军队所需布匹全部自给。纺线的妇女4天纺线1斤,可得工资10元-20元,可换粮食10斤上下;织布工人每天织布1小匹,可得工资30-40元。在纺织业规模较大的地区,男女老少冬天都能穿上新棉衣。
各地还兴建了肥皂厂、牙粉厂、毛巾厂、鞋袜厂、印刷厂、造纸厂等生活日用品生产工厂,增加了生活供应,便利了人民群众。1944年8月11日至15日,山东抗日根据地举办工业展览会,国际友人奥地利医生罗生特参观后,特别兴奋地谈到:“在禁止日货输入的情形下,根据地能出产这样的生产品,实令人惊异不止,新民主主义万岁!”
专业、生产、消费等各类合作社以及互助组蓬勃兴起。合作社由群众集资建立,以贫农、中农为主,并争取与团结富农,将一切劳力、畜力、土地、肥料、副业等完全折成股份入股,按股分红,实行公私两利、按劳分配、按资分红等分配形式。合作社经营榨油、纺织、铁木工、供销、运输、缫丝、染织等40多项品种。据1945年8月统计,山东抗日根据地拥有各类合作社4926个,l44万多社员,股金总计高达6942万元(北海币)。各级党委和政府还大力推广换工互助与合作生产,组织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到1945年8月,变工互助组发展到l0.87万余个,参加人数多达103万余人。(来源:中国金融政研会红色金融史编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