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由贺龙、关向应、肖克率领的八路军120师挺进晋西北,兴县一带民众积极热情捐款捐物,为八路军筹集物资,全县民众捐款6万多银元、粮食700余担。晋西北土地贫瘠,人口不足10万,这次捐赠总额相当于平均不到两人就为抗战捐出一块银元。为把群众捐助的货物、地产、粮食等实物资产盘活,活跃当地经济,以本盈利,筹措八路军军费,晋西北党委决定,委任本地开明士绅、民主人士刘少白(时为地下党员,身份并未公开)创办银行,全权负责银行筹建工作。
刘少白(1883年6月30日-1968年12月10日),祖籍山西兴县,清末贡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被推举为山西省议会议员。辛亥革命后,刘少白任国民党河北省建设厅厅长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少白在白色恐怖中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多位共产党员脱离险境,时任中共山西省委负责人王赢以及许多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都曾在他的帮助下被成功营救。陈原道、安子文、王若飞等人也得到过他的大力帮助。抗战爆发后,经王若飞、安子文介绍,刘少白于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2月底,兴县农民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刘少白任银行经理,确定八名工作人员。兴县农民银行是全面抗战以来,继陕甘宁边区银行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二家银行。银行开张当日,举办了隆重的庆典,时任县长张干丞及县政府人员、县动委会全体委员及县牺盟会的领导参加了庆典,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萧克、教导团团长彭绍辉特意赶来祝贺。
股份制形式管理银行
兴县农民银行的信用资金主要是兴县人民慷慨解囊、筹物捐款所得,当地富户牛友兰一次就拿出23000元银洋、150石粮食。为保证民众的利益,刘少白接受开办银行的任务之后,决定将这些筹款和实物换算成股金成立董事会,以股份制的形式运营管理银行。
发行兴农币
兴县农民银行成立后,以捐献的银元、实物为信用,开始组织发行钞票,设计票样、印刷制版。印刷地点选在兴县东关印刷厂,用古石印印刷,印成的钞票加盖专用印章后生效。为防止伪造,刘少白在钞票两面设计了三个暗号,对外严格保密,只有经理、总务、干事、出纳四个职务的人知晓。
1937年12月底,印制第一批钞票,面额为壹、贰角,总计2万元兴农币。当时白面一袋才不到2元,5元、10元的大面额晋钞使用很不方便,因此小面额“兴农币”大受民众欢迎。上市时很多人到银行门外排队,等着用“大晋钞”换“小农币”,2万元“兴农币”不到两个月就被兑换完。
1938年年初,兴县农民银行又赶印了第二批面额1元共计5万元的“兴农币”。由于阎锡山政权发行的晋钞不断贬值,第二批兴农币一发行面市,人民群众便纷纷赶来以5元晋钞兑换1元兴农币,兴农币很快又被兑换完。兴农币供不应求,兴县农民银行很快赶印了第三批、第四批兴农币,分别增发了10万元、15万元。新农币有信用、实用,不仅是农民、八路军120师使用兴农币,商人、市民、教职员以及驻晋西北的晋绥军、东北军也都使用兴农币。除兴县外,兴农币在山西吕梁临县、方山、岚县、岢岚、保德等县也广为流通。兴农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到1940年,兴农币共发行233.02万元。
办理存、放款和兑换业务
兴县农民银行通过发行兴农币,积累了一批晋钞、法币,大部分支援了八路军120师等抗日武装的军费需要,70%多的资金用于为八路军购买粮食、武器、补充军需,支援抗战。兴县农民银行开展存放款和兑换业务,帮助兴县人民开办纺织厂、供销社、杂货铺,发展地方经济。地方绅士牛友兰向动委会主动捐献出兴县最大的商号复庆永,并拿出资金,在复庆永的基础上建立供销合作社。兴县农民银行向供销合作社贷款生产生活用品,为八路军和人民群众供给日用所需,并通过供销社回笼兴农币。(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史编写组编著)
1937年12月,由贺龙、关向应、肖克率领的八路军120师挺进晋西北,兴县一带民众积极热情捐款捐物,为八路军筹集物资,全县民众捐款6万多银元、粮食700余担。晋西北土地贫瘠,人口不足10万,这次捐赠总额相当于平均不到两人就为抗战捐出一块银元。为把群众捐助的货物、地产、粮食等实物资产盘活,活跃当地经济,以本盈利,筹措八路军军费,晋西北党委决定,委任本地开明士绅、民主人士刘少白(时为地下党员,身份并未公开)创办银行,全权负责银行筹建工作。
刘少白(1883年6月30日-1968年12月10日),祖籍山西兴县,清末贡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被推举为山西省议会议员。辛亥革命后,刘少白任国民党河北省建设厅厅长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少白在白色恐怖中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多位共产党员脱离险境,时任中共山西省委负责人王赢以及许多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都曾在他的帮助下被成功营救。陈原道、安子文、王若飞等人也得到过他的大力帮助。抗战爆发后,经王若飞、安子文介绍,刘少白于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2月底,兴县农民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刘少白任银行经理,确定八名工作人员。兴县农民银行是全面抗战以来,继陕甘宁边区银行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二家银行。银行开张当日,举办了隆重的庆典,时任县长张干丞及县政府人员、县动委会全体委员及县牺盟会的领导参加了庆典,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萧克、教导团团长彭绍辉特意赶来祝贺。
股份制形式管理银行
兴县农民银行的信用资金主要是兴县人民慷慨解囊、筹物捐款所得,当地富户牛友兰一次就拿出23000元银洋、150石粮食。为保证民众的利益,刘少白接受开办银行的任务之后,决定将这些筹款和实物换算成股金成立董事会,以股份制的形式运营管理银行。
发行兴农币
兴县农民银行成立后,以捐献的银元、实物为信用,开始组织发行钞票,设计票样、印刷制版。印刷地点选在兴县东关印刷厂,用古石印印刷,印成的钞票加盖专用印章后生效。为防止伪造,刘少白在钞票两面设计了三个暗号,对外严格保密,只有经理、总务、干事、出纳四个职务的人知晓。
1937年12月底,印制第一批钞票,面额为壹、贰角,总计2万元兴农币。当时白面一袋才不到2元,5元、10元的大面额晋钞使用很不方便,因此小面额“兴农币”大受民众欢迎。上市时很多人到银行门外排队,等着用“大晋钞”换“小农币”,2万元“兴农币”不到两个月就被兑换完。
1938年年初,兴县农民银行又赶印了第二批面额1元共计5万元的“兴农币”。由于阎锡山政权发行的晋钞不断贬值,第二批兴农币一发行面市,人民群众便纷纷赶来以5元晋钞兑换1元兴农币,兴农币很快又被兑换完。兴农币供不应求,兴县农民银行很快赶印了第三批、第四批兴农币,分别增发了10万元、15万元。新农币有信用、实用,不仅是农民、八路军120师使用兴农币,商人、市民、教职员以及驻晋西北的晋绥军、东北军也都使用兴农币。除兴县外,兴农币在山西吕梁临县、方山、岚县、岢岚、保德等县也广为流通。兴农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到1940年,兴农币共发行233.02万元。
办理存、放款和兑换业务
兴县农民银行通过发行兴农币,积累了一批晋钞、法币,大部分支援了八路军120师等抗日武装的军费需要,70%多的资金用于为八路军购买粮食、武器、补充军需,支援抗战。兴县农民银行开展存放款和兑换业务,帮助兴县人民开办纺织厂、供销社、杂货铺,发展地方经济。地方绅士牛友兰向动委会主动捐献出兴县最大的商号复庆永,并拿出资金,在复庆永的基础上建立供销合作社。兴县农民银行向供销合作社贷款生产生活用品,为八路军和人民群众供给日用所需,并通过供销社回笼兴农币。(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史编写组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