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贷渗透饭圈 注销网贷账户成新骗局
来源 :天风证券
浏览数 :3984
2019-11-27

近日央妈张榜《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对201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体检,报告表明重剑之下非法金融活动的生存圈已越来越小。

 

虽然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形势走强,但也不能忽视其正在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演进趋势,已有非法金融活动借助网贷的包装“搞事情”

 

 

网贷“碰瓷”饭圈

 

近日,一篇《粉圈小姑娘千万不要因为追星借网贷,利率过高得不偿失》的帖子发布。

 

帖子写到某网贷平台推出“双十一网购势力榜”活动,把借贷和粉丝为明星打榜捆绑,活动公布借款金额达到或超过1000元,则爱豆的点赞数翻两倍等规则。

 

帖子发布后,该网贷平台随即发表声明称平台严守国家法律,任何用户的借款利率均在国家法律要求的范围内,并承认这次活动对粉丝带来不良引导,未来会注意完善。

 

当我们面对合理的贷款需求时,合理利息网贷并非不可以考虑,但追星“贷”则是不理性的消费。而且饭圈女孩儿的平均年龄较低,意味着相关金融常识的缺失,很可能连网贷中的利率、手续费的费率都算不清楚,很容易被一些不正规的网贷平台利用。

 

“一切向钱看”的违法网贷平台,正是借助利率算法误导、高额手续费、低门槛获取高额度、套取用户信息等多种“陷阱”,套路住借款人。

 

学长请同学们在网贷前,三思贷款是否有必要,自己还款能力如何。如果真的需要贷款,请先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至少要了解利率及手续费的计算。面对网贷的诱惑,请多一些理性,少一些侥幸。

 

 

“注销网贷账户”成诈骗工具

 

如果你是在校或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突然接到信息声称“网贷额度影响个人征信”,是否会选择马上注销网贷账户?如果是请扣“1”。

 

111
1
1
1
11111111111
111111111  233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222222
111111我可以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

 

社会对于个人征信的重视不断升级,导致一部分诈骗分子用“征信”做文章,他们盯上注册过网贷账户的人群,通过不法手段购买个人信息,编造“网贷额度影响个人征信”的理由恐吓受害人,诱骗其转账。

 

 

此类骗局一般分为这几步:

 

冒充贷款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称其注册的网贷账户不符合国家政策,如不注销将影响个人征信。

谎称注销贷款账户先要清空贷款账户余额,并称转出账户资金后,网贷账户会自动注销,不用偿还任何费用。

要求将提取的资金转移至不法分子指定的账户

 

 

据360金融反诈实验室数据显示,今年注销网贷账户骗局呈增长趋势, 7-8月间为高发季,调研人群中30.4%的受害者被诈骗多个账户的资金,70%以上为已毕业大学生。

 

其实,是否注册网贷账户和个人征信无直接关系,从网贷平台提取的资金属于信用消费贷款,为自己名下的负债,凡自称网贷平台客服、要求提现转账且转账账户为个人账户的 ,那么是骗子的机率接近100%。

 

对网贷账户不放心的同学,可以先致电已注册账户平台的官方客服,咨询注销事宜,如果无法通过正规途径注销,建议解绑银行卡和手机号,最大程度避免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以不变应万“骗”

 

无论骗子如果出招,只要同学们以“理性”为“稳定器”,做到勤学、多思、慎行、善改、明责,就能以不变的真理应对千变万化的骗局。

 

勤学

广泛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自身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多思

多思考,不妄想“天上掉馅饼”,避免盲目、冲动地进行金融交易。

慎行

规范自身金融行为,谨慎使用金融工具,避免陷入非法金融陷阱。

善改

发现自身固有的行为偏差和错误交易习惯后,要积极改正;一旦发现或经人提醒自己参与到了非法金融活动中时,要坚决停止。

明责

明确掌握自身在金融交易中应承担的责任,树立责任意识,明白“自享收益”的同时,必然“自担风险”。

做到以上五步,内可修身,外可避非法金融活动的“雷”。骗局无论换多少包装,其核心仍然是利用消费者因社会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认知盲区,编织似是而非的“事实”,通过恐吓等手段,达成掏空别人钱包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监管层的重火力输出,非法金融活动的“生存圈”在不断消亡,而消费者合法维权的“舒适圈”在不断壮大。只要同学们,理性识别“套路”,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就不会成为骗子们的“盘中餐”。

 

 

 

 

免责声明:

上文内容仅供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上文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上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客户不应将上文为作出其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上文可以取代客户自身的投资判断与决策。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上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讨论
0条评论
网络“消费”贷渗透饭圈 注销网贷账户成新骗局
来源:天风证券
浏览数:3984
2019-11-27

近日央妈张榜《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对201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体检,报告表明重剑之下非法金融活动的生存圈已越来越小。

 

虽然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形势走强,但也不能忽视其正在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演进趋势,已有非法金融活动借助网贷的包装“搞事情”

 

 

网贷“碰瓷”饭圈

 

近日,一篇《粉圈小姑娘千万不要因为追星借网贷,利率过高得不偿失》的帖子发布。

 

帖子写到某网贷平台推出“双十一网购势力榜”活动,把借贷和粉丝为明星打榜捆绑,活动公布借款金额达到或超过1000元,则爱豆的点赞数翻两倍等规则。

 

帖子发布后,该网贷平台随即发表声明称平台严守国家法律,任何用户的借款利率均在国家法律要求的范围内,并承认这次活动对粉丝带来不良引导,未来会注意完善。

 

当我们面对合理的贷款需求时,合理利息网贷并非不可以考虑,但追星“贷”则是不理性的消费。而且饭圈女孩儿的平均年龄较低,意味着相关金融常识的缺失,很可能连网贷中的利率、手续费的费率都算不清楚,很容易被一些不正规的网贷平台利用。

 

“一切向钱看”的违法网贷平台,正是借助利率算法误导、高额手续费、低门槛获取高额度、套取用户信息等多种“陷阱”,套路住借款人。

 

学长请同学们在网贷前,三思贷款是否有必要,自己还款能力如何。如果真的需要贷款,请先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至少要了解利率及手续费的计算。面对网贷的诱惑,请多一些理性,少一些侥幸。

 

 

“注销网贷账户”成诈骗工具

 

如果你是在校或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突然接到信息声称“网贷额度影响个人征信”,是否会选择马上注销网贷账户?如果是请扣“1”。

 

111
1
1
1
11111111111
111111111  233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222222
111111我可以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

 

社会对于个人征信的重视不断升级,导致一部分诈骗分子用“征信”做文章,他们盯上注册过网贷账户的人群,通过不法手段购买个人信息,编造“网贷额度影响个人征信”的理由恐吓受害人,诱骗其转账。

 

 

此类骗局一般分为这几步:

 

冒充贷款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称其注册的网贷账户不符合国家政策,如不注销将影响个人征信。

谎称注销贷款账户先要清空贷款账户余额,并称转出账户资金后,网贷账户会自动注销,不用偿还任何费用。

要求将提取的资金转移至不法分子指定的账户

 

 

据360金融反诈实验室数据显示,今年注销网贷账户骗局呈增长趋势, 7-8月间为高发季,调研人群中30.4%的受害者被诈骗多个账户的资金,70%以上为已毕业大学生。

 

其实,是否注册网贷账户和个人征信无直接关系,从网贷平台提取的资金属于信用消费贷款,为自己名下的负债,凡自称网贷平台客服、要求提现转账且转账账户为个人账户的 ,那么是骗子的机率接近100%。

 

对网贷账户不放心的同学,可以先致电已注册账户平台的官方客服,咨询注销事宜,如果无法通过正规途径注销,建议解绑银行卡和手机号,最大程度避免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以不变应万“骗”

 

无论骗子如果出招,只要同学们以“理性”为“稳定器”,做到勤学、多思、慎行、善改、明责,就能以不变的真理应对千变万化的骗局。

 

勤学

广泛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自身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多思

多思考,不妄想“天上掉馅饼”,避免盲目、冲动地进行金融交易。

慎行

规范自身金融行为,谨慎使用金融工具,避免陷入非法金融陷阱。

善改

发现自身固有的行为偏差和错误交易习惯后,要积极改正;一旦发现或经人提醒自己参与到了非法金融活动中时,要坚决停止。

明责

明确掌握自身在金融交易中应承担的责任,树立责任意识,明白“自享收益”的同时,必然“自担风险”。

做到以上五步,内可修身,外可避非法金融活动的“雷”。骗局无论换多少包装,其核心仍然是利用消费者因社会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认知盲区,编织似是而非的“事实”,通过恐吓等手段,达成掏空别人钱包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监管层的重火力输出,非法金融活动的“生存圈”在不断消亡,而消费者合法维权的“舒适圈”在不断壮大。只要同学们,理性识别“套路”,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就不会成为骗子们的“盘中餐”。

 

 

 

 

免责声明:

上文内容仅供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上文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上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客户不应将上文为作出其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上文可以取代客户自身的投资判断与决策。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上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要
建议
回到
顶部

我要建议

我们期待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关注您的反馈,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1. 您参与证券投资的经验是
2. 您对天风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的整体满意度是
3. 你对天风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的其它意见和建议: